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林芝毛紡廠靜靜佇立,它宛如一位鐫刻著歲月痕跡的老者,以經緯交織的力量,見證著雪域高原紡織業從一片空白到枝繁葉茂的蛻變。

圖為林芝毛紡廠有限公司
1964年,國家“大三線”建設的號角吹響。西藏軍區立足西藏的資源稟賦與軍需實際,萌生了創辦毛紡廠的構想。這一想法很快得到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深切關懷,指示由全國毛紡織技術和設備力量最為雄厚的上海全力支援。最終,任務落到上海市毛麻紡織品公司肩上,一場跨省搬遷就此敲定——將上海一家緯綸毛紡廠及配套的幾個小廠,連人帶設備整體遷移至西藏林芝。
方案既定,一場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全面展開。廠里迅速組建進藏班子,細致安頓職工家屬,對各類設備進行全面檢測、精密拆卸、分類打包。先遣人員率先進藏,馬不停蹄地開展新廠的規劃設計、基礎建設與前期籌備工作。與此同時,新招收300余名學徒工定點培訓,為即將開啟的雪域創業積蓄力量,計劃與老職工攜手投身新廠建設。
1966年初,各類設備陸續啟程:88臺專用機械、21臺通用設備、50噸機器配件,以及價值44萬元的輔助材料和技術資料,從上海發往柳園,再沿青藏線經格爾木緩緩駛入西藏。人員則分別于1966年6月24日、7月11日、8月8日和9月15日,分四批,沿著崎嶇的川藏線向林芝進發,600多名工人及家屬懷揣著建設邊疆的熱忱,告別繁華都市,浩浩蕩蕩地挺進雪域高原。1966年9月18日,西藏歷史上第一個現代紡織廠——西藏林芝毛紡廠正式宣告成立。當年國慶節前夕,第一條生產線順利投產,西藏大地上第一批機制呢絨就此誕生,填補了當地現代紡織工業的空白。

圖為昔日的西藏林芝毛紡廠
建廠伊始,西藏林芝毛紡廠便高效搭建組織架構,組建臨時黨委,下設政治處和6個黨支部;行政層面設立廠長室、4個生產部及6個科室(設備科為獨立科室),隸屬于西藏軍區生產部。此后,工廠的發展步伐從未停歇:1972年,基建隊、副業隊相繼組建,為廠區建設與后勤保障注入新活力;1975年,職工子弟校正式開辦,為職工子女教育撐起了一片天;1976年,“七二一”工人大學應運而生,一批又一批各族干部職工在這里深耕細研,成長為工廠發展的中堅力量。生產領域更是捷報頻傳:1971年毛線車間建成投產,當年便完成產量10.16萬公斤;1978年迎來產量巔峰,成功產出毛線41.12萬公斤、呢絨39.26萬米、毛毯4.47萬條、地毯紗10.6萬公斤。1980年,工廠轉隸地方,由西藏農墾廳管轄,此時全廠已有職工1800名,產品種類拓展至100多種,不僅暢銷國內十幾個省市自治區,更走出國門,遠銷海外。1983年至1990年,工廠先后啟動一、二期技術改造工程,生產生活環境得到質的提升,迎來了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期,特別是1989年,工廠經濟效益創下歷史新高,年利潤高達695.62萬元。憑借驕人的成績,西藏林芝毛紡廠贏得了“高原一支紅”的美譽。

圖為昔日的西藏林芝毛紡廠生產車間
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受全國紡織行業結構性調整的沖擊,工廠陷入產銷疲軟、銷量銳減的困境,部分職工被迫下崗或失業。2000年,工廠被納入全國毛紡壓錠范圍,發展之路步履維艱。轉機出現在2004年7月1日。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西藏公路工程總公司(西藏天路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前身)對西藏林芝毛紡廠實施整體兼并,為這家陷入困境的企業注入了新的生機。兼并后,下崗、失業職工陸續實現再就業,退休職工的房改資金足額兌現。2008年,在西藏公路工程總公司的部署下,西藏林芝毛紡廠多方拓展經營渠道,擴大經營范圍,將土地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資源優勢。2009年,職工經濟適用房順利建成交付,職工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2012年,工廠自籌資金建設的物流倉儲中心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此后,依托林芝市的產業規劃與豐富的旅游資源,工廠對廠區進行整體升級規劃,毛紡廠風情商業街、林芝天路企業管理交流中心等重點項目相繼落地推進。2020年,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廠啟動公司制改制工作,2021年1月,正式更名為林芝毛紡廠有限公司,以全新的市場主體身份,在新時代的賽道上整裝再發。公司開發的天麓名居小區一期、二期項目分別于2022年4月、2023年12月交付使用。

圖為1996年的西藏林芝毛紡廠
西藏林芝毛紡廠收獲了諸多沉甸甸的榮譽:先后榮獲全國設備管理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民族產品定點生產企業,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西藏自治區“模范納稅”單位。其生產的銀槍氆氌呢和袈裟呢產品獲評西藏輕紡民族手工業優秀產品,氆氌呢獲評首屆西藏特色產品,“高原”牌純羊毛提花毛毯獲評首屆西藏名優產品。

圖為昔日的西藏林芝毛紡廠生產車間

圖為西藏林芝毛紡廠生產的“高原”牌毛毯標簽
從填補西藏現代紡織工業空白的開拓者,到歷經行業起伏的堅守者,再到通過改革創新煥發新生的奮進者,林芝毛紡廠在雪域高原上,用一根根紗線編織出奮斗的軌跡,用一批批優質產品書寫出創業的傳奇。它不僅是西藏紡織業發展的縮影,更是中國國有企業在時代浪潮中勇毅前行、砥礪奮進的生動見證。(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張慶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